讲到铁三角Audio-Technica,大家应该都不陌生!作为日本知名品牌大厂,专业制造耳机、麦克风、喇叭…等音响相关产品,其时尚的外型及优质的聆听体验,深受消费者好评。而在2022年底,铁三角迎来60周年,公开发表全球首款的「软骨传导耳机 ATH-CC500BT」,也是铁三角首度跨足「软骨传导」领域的新产品。此次有机会可以体验到铁三角「ATH-CC500BT」蓝牙无线软骨传导耳机,赶紧来看看有哪些重点规格及特色!
Corsair HS80 RGB Wireless 新色开箱! Hi Nico又来分享好物了,这次是Corsair海盗船的HS80 RGB Wireless紫色!虽然HS80 RGB Wireless已经出了一阵子了,但是紫色是这两天上架的新色唷。
铁三角 ATH-CC500BT蓝牙无线骨传导耳机重点规格
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有听说过骨传导耳机吧,桃编刚好使用了美牌AfterShokz AS650近4年,因每天通勤时间来回约各1小时,虽不爱运动,但是个属於希望在享受音乐的同时,又能专注周边动静的听者,尽管自己也拥有AirPods(入耳式)蓝芽耳机,因耳型关系,戴上容易松脱,又怕掉了会心疼,加上通勤时间必须一直走动,所以骨传导耳机一直是我听音乐的主要工具,虽然音质不比传统耳机,至少也不会有丢失的疑虑,此次开箱的「软骨传导耳机 ATH-CC500BT」究竟「与「骨传导耳机」有何差别呢?对於使用体验能提供哪些帮助及提升,一起来开箱了解吧!
在进入产品介绍前,先来了解一下,什麽是「软骨传导」?
通常将声音传递至耳朵里的声音传导路径有两种方式,分别为「空气传导」与「骨传导」。在2004年时由日本细井裕司教授发现,发现了原来还有新的第三种传导路径「软骨传导」,研究显示此种传导路径可以有效地传达声音。
▼空气传导声音路径解析图
一般人对声音的主要感受是透过空气传播,当声波振动之後会经过外耳、鼓膜、中耳和内耳耳蜗神经…等范围而产生了听觉。目前主流的耳塞式、入耳式以及耳罩式耳机,都是属於「空气传导」的方式。
▼骨传导声音路径解析图
「骨传导」则是将传导器紧贴在耳骨上,运用动能振动颅骨,将声音传达到内耳的耳蜗神经,最後再将声音讯号传到大脑。
▼软骨传导声音路径解析图。
「软骨传导」则是将发声部件贴在耳朵软骨上面,当振动传递到耳朵软骨时,也会传到外耳道的壁软骨,藉由空气振动产生的声音,振动耳膜到达耳蜗神经。
在了解了声音传导的原理之後,相信大家应该会很好奇铁三角的这款(ATH-CC500BT)软骨传导耳机跟现有的骨传导耳机实际听感会有什麽影响,差别在哪里吧!就让我和好友-水老板一起监下去。
桃编的AS650骨传导耳机和铁三角的ATH-CC500BT软骨传导耳机佩戴方式是一样的!机身造型都是属於挂耳与绕颈结构设计,但ATH-CC500BT在挂耳处的弧度比较小一点,而AS650的四边形驱动发声部件与ATH-CC500BT三角形驱动发声部件也有些微高低差异。
▼骨传导耳机佩戴
骨传导耳机的发声部件贴在耳骨(相较软骨传导耳机来说,位置稍微上面一点)!
▼软骨传导耳机佩戴
软骨传导耳机的发声部件则是轻贴在耳朵软骨上面(相较骨传导耳机来说,位置稍微下面一点)
此2款耳机都是属於开放式聆听方式,皆可清楚听到外部环境音,直觉上感觉相似,然而实际上两者还是有所差异!首先在外型上可以发现耳机驱动单元结构大不相同,AS650是四边形且结构较小,而ATH-CC500BT则是两个大三角型机体。
骨传导耳机是透过振动直接传递音讯到颅骨,通常需要较强的压力去振动,音量调大声一点的话,耳朵周围明显有振动感觉,常有距离约半公尺的朋友会听到声音 (这就是传说中的漏音!) 再来就是进入左右内耳的声音差异不大,立体声感受较不明显,戴久了头部会稍有夹痛的不适感。
而铁三角的这款ATH-CC500BT由於采用独家APSS技术(Acoustic Pure Sound Stabilizer)的振动驱动器,能抑制播放时产生的振动,防止外部振动导致音质失真,亦能够将声音分别到达左右内耳,音讯可以获得跟空气传导路径相同的立体感,听感相对显着提升,声音较集中且细腻,整体佩戴舒适度还不错,头部较轻松不会有压力或耳朵胀痛的不适或疲劳感。由於也是开放式聆听,难免还是有些微漏音问题,但不会很严重,且音量需要开到80%以上,并要与人近距离接触约10cm,才会听到耳机发出微弱声音,在公共场所则是不易发现。…